您现在的位置是:研究 >>正文
币圈暴惊现后的盘背码P遭真相戏狼来了力拉
研究9859人已围观
简介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啼笑皆非。就在上周,一则关于贝莱德将推出XRP现货ETF的假消息,让整个市场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狂欢。说实话,这种戏码在币圈已经见怪不怪了,但每次都能让一大批人栽跟头。ETF概念:币圈的"兴奋剂"自从贝莱德这个金融巨鳄在今年6月提交比特币现货ETF申请后,整个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。要知道,传统金融市场的资金规模可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几... ...
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啼笑皆非。就在上周,一则关于贝莱德将推出XRP现货ETF的假消息,让整个市场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狂欢。说实话,这种戏码在币圈已经见怪不怪了,但每次都能让一大批人栽跟头。
ETF概念:币圈的"兴奋剂"
自从贝莱德这个金融巨鳄在今年6月提交比特币现货ETF申请后,整个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。要知道,传统金融市场的资金规模可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几十倍。就像我常跟朋友说的,哪怕只是漏一滴水进来,都能掀起惊涛骇浪。
还记得10月份那次乌龙事件吗?Cointelegraph报道贝莱德ETF获批的假消息,让比特币在几分钟内暴涨3000美元。当时我正在吃午饭,眼睁睁看着手机上的K线图像过山车一样上蹿下跳,手里的筷子都掉地上了。
XRP的"一日游"行情
上周二凌晨5点,一份出现在特拉华州官网的"贝莱德XRP信托"文件让整个市场炸开了锅。XRP的价格像坐火箭一样冲高了13%,但仅仅过了半小时就原形毕露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"击鼓传花"游戏,只不过这次买单的是700万美元的强制平仓单。
庄家的"惯用套路"
说实话,这种利用ETF假消息拉盘的手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我总结了一下,庄家们最爱玩的几个花样:
1. 伪造官方文件 - 就像这次的XRP事件
2. 媒体乌龙 - 10月Cointelegraph的假消息
3. 利用正常流程炒作 - 贝莱德ETF在DTCC上线又下线的闹剧
每次看到这些消息,我都忍不住想说:韭菜们,长点心吧!
以太坊接力上演的"好戏"
就在大家还在消化XRP的闹剧时,贝莱德又搞了个大新闻 - 申请以太坊现货ETF。这波操作直接把ETH从1900美元拉到了2100美元,让那些看空ETH/BTC汇率的人傻了眼。
我特别注意到,即使在比特币回调的时候,ETH的价格依然坚挺。这说明什么?市场对ETF概念的狂热程度已经超过了理性判断。
灰度vs SEC:一场影响深远的胜利
说到ETF,不得不提灰度这个"巨无霸"。他们赢了和SEC的官司,虽然不意味着马上就获批,但为整个行业开了个好头。记得8月底判决出来那天,比特币直接从26000美元跳到了27700美元,我朋友圈里的币圈老炮们都在狂欢。
说实话,这场胜利的影响远不止短期的价格波动。它很可能为后续其他加密货币ETF的获批铺平道路。
给投资者的忠告
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想给新人们几点建议:
首先,永远不要盲目相信单一消息源。记得10月那次乌龙吗?很多人在看到第一个消息时就疯狂加杠杆,结果血本无归。
其次,要学会识别市场情绪。当所有人都在为某个概念疯狂时,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候。
最后,投资决策要建立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,而不是跟着消息跑。
记住,在币圈这个丛林里,活下来的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,但一定是最谨慎的。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人,往往最先被收割。
Tags:
相关文章
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: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
研究加密货币市场的周期性规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。比特币永远是领舞者,在牛市初期独领风骚;而山寨币们则像跟舞的配角,需要时间来热身。但到了舞会的后半场,这些"配角"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,最终抢走主角的风头——这已经成为加密圈心照不宣的市场规律。两大支付巨头的区块链野望2025年二季度,Circle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:将推出专门服务稳定币的公链ARC。这个消息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... ...
【研究】
阅读更多新加坡Web3游戏峰会:三大科技巨头联手探索无手续费未来
研究9月的新加坡热浪袭人,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这场Web3游戏界的盛会。我作为亲历者,至今还记得当天金沙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的盛况 - GasZero、腾讯云国际和PolygonLabs这三家不同背景但同样深耕区块链技术的企业,竟然破天荒地联手举办了一场名为"Token2049 Side Event"的行业峰会。行业大佬云集,共话Web3游戏未来当我拿到嘉宾名单时,着实吃了一惊 - 从Pixelmon这样的... ...
【研究】
阅读更多数据可用性的真相:你以为的DA可能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
研究说到数据可用性(DA),圈内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"能查到过去的数据",这简直是个天大的误会。最近业内几位重量级人物——包括L2BEAT的联合创始人、Celestia创始团队和Danksharding的设计者都在苦口婆心地纠正这个认知偏差:真正的DA关注的是"数据发布"这件事,而不是"历史数据能不能查到"。一个生动案例揭示本质区别前几天Dankrad在讨论Layer2的逃生舱机制时,举了个特别形象的例... ...
【研究】
阅读更多